全国性报纸 统一刊号 报社直办 今天办理 次日见报
打造中国最好的报纸广告刊登
13581658994
网站公告:
首页>中国保险报广告部,中国保险报电话、中国保险报公告登报13581658994>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我国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发布者: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17/7/11 13:51:58

近年来,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加强医教协同,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学科、多层次的医学教育格局基本形成,医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层次不断优化升级。


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步伐加快。研究制定了医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教育部与国家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联合颁布实施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认证标准,开展90个专业点的认证,其中有12所高校开展国际认证,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国际实质等效的医学教育认证制度,对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分阶段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医生执业准入资格制度相衔接。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动态管理机制,两年来共抽查评估了131个培训基地、517个专业基地。2017年继续委托中国医师协会组织第三方评估,对47家基地开展了评估,推动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待遇和培训质量的落实。


医学教育投入显著增加。医学人才的培养周期长、成本高,近年来,中央、地方多途径增加对医学教育投入。2012年,中央本级财政医学本科生均拨款标准从1.4万元提高到2.7万元,达到各科类专业培养学生的最高生均标准。“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对23所中西部医学院校每校增加1亿元投入,明确用于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本科教学能力。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助理全科医生培训经常性补助机制。累计投入136亿元支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投入95亿元建设599个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投入近50亿元加强各类医务人员岗位培训,培训工作在全国31个省份全面推开,近80%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进入基地接受培训,累计培养住院医师达29万人。

医学教育是“小学科、大民生”。医学教育在13个学科门类中,在校生人数仅占8.6%,是小学科。但医学教育涉及教育和医疗两个民生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幸福安康,是大民生。


全科医生是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也是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瓶颈”所在。教育部与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实施了中西部乡镇卫生院订单定向培养本科层次全科医学生计划,自2010年以来,70所医学院校已累计招收培养3.7万余名免费医学生,从规模上基本实现了为中西部每个乡镇卫生院培养一名本科医学生的目标。2015年、2016年两届一万余名定向医学生毕业后,90%的学生按照协议到乡镇卫生院就业,免费定向医学教育实现了预期目标。同时,医教协同多途径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截至2016年底,全科医生年招收规模突破一万人,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已达20.9万人,每万城乡居民拥有全科医生1.5人,有力充实了基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


“十二五”期间,医学门类各层次毕业生达到523万人,平均每年毕业105万人,其中临床类达到21万人,护理类达到52万人,为卫生和健康事业发展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其中,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6年底,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量已达1117万人,卫生技术人员845万人,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31,千人口护士数达到2.54,医护比长期倒置现象得到扭转,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实现了平均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村卫生室、每千农村居民有一名乡村医生的目标,居民总体健康指标已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在线咨询
扫一扫,关注更多消息!
服务热线:
13581658994
135204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