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问题,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关于四个“正确认识”的重要讲话更是立足全局和战略高度,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社会与个人、理想与实践,为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意义重大而深远。
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前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首当其冲的便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党史、新中国史的史实、规律、价值的虚无倾向。这些所谓的“学术探讨”往往以“重构历史”、“还原真相”、“非意识形态化”等名义,实际夹带特定的政治倾向,以偏概全,以今况古,以假乱真,必然会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学生的思想混乱、理想信念的动摇与崩塌。
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抵制与批判,不仅涉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取向与基本原则,而且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的根本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认知的传达者,高校思政教师、史学工作者应当引导学生以清醒的历史自觉、求真的态度正视客观史实,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透过碎片化的历史现象,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质、主流和基本规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以史学为例,其基本功用不唯求真,还在致用,且作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重要输出源,对于增强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统一安定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基于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经受了历史和实践验证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指导党和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
历史研究与教学包含着对当代中国社会制度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的判断和论证,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主要途径。
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需要历史正能量,但如何结合学生的接受习惯和心理特征,使之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一个急需不断总结与创新的重大问题。以党史教学为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由此,我们应采用可信的论据、鲜活的例证,既要讲好党领导下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大故事,又要讲好个人、群体生活命运改变的小故事,以增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历史融入感与价值认同。
同时,近代中国历史的丰富与复杂、辉煌与残酷、伟大与艰辛,远超一般人的想象,亦非少量历史课程及教科书所能穷尽。对此,我们既要引导学生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存真去伪,理性看待历史,又要分清主次,从小历史、物质史、个人史上升到大历史、政治史、国家史,认清中国道路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走向。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工程、长期任务,在当前形势下可以也应该大有作为。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引导学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以清醒的历史自觉坚定道路自信,以笃定的文化自信激发时代使命。如五四时期李大钊所言,青年当“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以“青春之我”孕育“青春中国之再生”,最终铸成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