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共享单车无桩停放、即走即停、便捷易用等优势,使其迅速风靡全国大街小巷。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伴随着共享单车为市民解决“最后一公里”交通问题的同时,车辆损毁、违规占道、私人侵占等问题却愈演愈烈,一道道社会难题摆在管理者面前:一是押金问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享单车押金总额已达60多亿元,如此巨大的资金池,怎样才能做好资金监管?是相当棘手的难题。二是隐私问题。共享单车多是利用APP扫描二维码等实名认证方式,客户个人信息被平台统一采集使用,一旦黑客成功破解攻入平台,公民个人隐私、账户资金等问题便接踵而至,潜在风险重重。三是理赔问题。虽然共享单车企业为单车购买了产品责任险,但是企业在协议条款中故意提高客户理赔门槛,作出严格免责声明:除非用户能证明意外是单车缺陷导致,否则不承担法律责任,导致用户理赔难、索赔难。四是交管问题。共享单车使用权与车辆所有权相分离,在此前提下,有些客户无视交通法规,甚至面对交警查处也堂而皇之,即便交警扣留单车,面对违章个人却束手无策。
国无法不兴,人无德不立。共享单车既是人性道德的显微镜,又是法律法规与时俱进的试金石。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须注重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以此推动文明环境创建。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诚信社会的构建具有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莫让共享单车重演“公地悲剧”,文明共享不仅需要社会群策群力,而且更须德法共治。一方面通过社会道德谴责,形成社会震慑力,使广大市民爱护和正确使用共享单车,文明骑行;另一方面营造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促使市民法治意识、共享意识的觉醒,推动法治社会更好发展。
推动文明共享离不开德法共治,从大的方面来讲,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骑行者的法律威慑力度。既要融情于法,又要彰显道德关怀。从具体细节上讲,要统筹兼顾公民私权和企业自身发展,争取最佳社会、法治和管理效果。一是关于押金问题。资金监管是强化社会管理,解决资金安全和投资管理的有力保障。有关部门可以选择有资质的监管机构,对共享单车押金进行统一监管。二是关于隐私问题。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事物,已成为方便市民绿色出行的大势所趋,企业、政府应当通力合作,不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及硬件建设,保障客户隐私及账户、资金安全,不能使共享单车成为共享隐私的工具。三是关于理赔问题。共享单车存在质量问题或产品缺陷的,可以通过相应司法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对事故车辆进行司法鉴定,一经确认车辆确实存在质量问题或产品缺陷,客户便可提起违约之诉或侵权之诉要求赔偿。四是关于交管问题。推广共享单车“黑名单”制度,企业、有关部门加强沟通,相互协调,建立信用信息共享新机制,利用大数据、云思维,对共享单车企业进行数据信息交换,将“黑名单制度”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营造文明出行、文明交通的良好社会环境。
上一篇:升级法律意识,把风险消除在事前
下一篇:赋予信访人选择权是多赢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