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报纸 统一刊号 报社直办 今天办理 次日见报
打造中国最好的报纸广告刊登
13581658994
网站公告:
首页>通知声明>汲取古人教育思想建设文化强国

汲取古人教育思想建设文化强国

发布者: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18/1/16 10:21:56

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如果说毛泽东思想让中国站起来,并使中国成为一个有独立主权的人口大国;邓小平理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要把中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个思路与孔子的国家发展阶段理论有类似之处。从这个角度讲,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重视文化教育,也是继承了古人的智慧。

文化的“中国特色”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没有优秀文化传承的国家,犹如一个没有高尚精神支撑的躯壳,不可能令世界各国升起尊敬和向往之心。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的未来绝不是西化,而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不在于发展阶段的差异,根本在于文化DNA的不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都必然是“中国特色”。

  

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传统不同于西方,其本质是一种重视伦理道德教育的圣贤文化,也有人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为伦理型文化。“宗教”一词也不同于西方“religion”意义上的宗教。在古代汉语中,“宗教”是由“宗”(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与“教”(教育、教学、教化)两个字构成,合而言之,意思为: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由此可见古人对于圣贤教育的重视。在古人的思维中,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等不同形式,使得以“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和以“德者,本也;财者,末也”“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为核心的因果教育深入人心。中国古代正是通过这种教育,使人既耻于作恶,又不敢作恶,起到了净化人心、导人向善、化解冲突、促进和平的作用,促成了一代又一代的盛世。正如孟子所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历次盛世局面背后,都离不开圣贤文化的影响力,其身后都若隐若现着“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治国理念。古代教育中的有益经验,值得我们今天汲取。

古代教育崇尚以孝悌为本。《礼记·学记》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说文解字》云:“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道德教育是古代教育的基础与核心。而“百善孝为先”,道德教育从孝道入手,才能根深叶茂。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把孝悌教育视为仁爱之心的根本,因为孝悌培养了人知恩报恩、饮水思源的意识,使人树立起恩义、道义的处事原则,而不是以利害为取舍,这样才能避免见利忘义、忘恩负义。教化如不从孝悌这个根本入手,就如同建造道德大厦却没有地基,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培养出一些“伪君子”。古代的这种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有其借鉴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在这个语境中,“爱人”首先从爱父母做起,然后爱其亲人、爱其长上、爱其国家、爱其人民。这种推己及人的自然亲情,符合人的认识与情感发展的规律,与古代道德教育的规律性认知有相通之处。孝悌的教育,始于事亲,进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做到“民胞物与”,直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可见,孝悌之心的扩展,不仅可以达到人际和睦,甚至可以达到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

  

古代的教学强调以身教为先。《说文解字》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学,觉悟也”。段注曰:“教人所以觉人,上之施也;学所以自觉,下之效也。”这里所提倡的,就是良好有效的教学方式必须是正己化人、身教重于言教,也就是说,教育者和领导者要首先接受教育。

  

尊崇的教化,须以礼乐为要。在古代,化的本意为教行,即人接受并力行圣贤的教诲后可以变化气质,转恶为善,转凡成圣。《礼记》云:“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这是因为礼具有“绝恶于未萌,而起敬于微渺,使民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的作用(《大戴礼记》)。而良好的音乐教育则可以使人的性情变化为“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书经》)因此,《孝经》中提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在古人的教育思想中,强调通过礼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变化人的气质,起到以文化人的效果。这种以文化人的理念,也可以为当前建设文化强国所借鉴。

  

总之,广大精微、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代先人留给我们后代子孙至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所孕育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虽历经沧桑却百折不挠,至今仍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

在线咨询
扫一扫,关注更多消息!
服务热线:
13581658994
135204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