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报纸 统一刊号 报社直办 今天办理 次日见报
打造中国最好的报纸广告刊登
13581658994
网站公告:
首页>通知声明>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发布者: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17/12/19 13:41:38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内涵无疑是丰富的,不过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其核心在于扩大居民消费从而提升居民福利水平。为此,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不仅要求从体制与机制的高度解决居民消费不足的问题,更是首次强调了消费的基础性作用。由此可见,当前中国对消费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不仅是对中国经济所处的新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更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一目标的实现打开了空间。笔者认为,新时代下,要想进一步有效释放居民消费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尽快适应与福利水平改善相伴的经济增速下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只要居民福利水平得到提高,即使经济增长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也是可以接受的。反之,如果居民福利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升,维持高增长的意义也会大打折扣。当然,以往政府担心经济增速下滑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滞后,恐怕难以抵御经济增速波动所带来的冲击。为了消除这些担忧,政府需要增加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保障、医疗卫生、就业服务以及失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使社会保障体系能够真正发挥社会的“安全阀”和“减震器”的作用。

  

第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居民潜在的高品质消费需求。居民消费是由需求与供给两端共同决定,如果供给端难以提供居民所需的产品与服务,那么即使居民存在扩张消费的欲望,也难以实现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这恰恰是现阶段中国面临的突出问题:居民对于高品质教育和医疗等民生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国内市场供给却明显不足,由此显著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扩张。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通过“代购”“海淘”等方式大量购买国外产品。据统计,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高达6.3万亿元,已经接近于国内居民消费的四分之一。有鉴于此,要想解决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不应求的现状,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减少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管制,让民间资本更顺利地进入市场并享受公平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在强化市场主体地位的同时,政府需要切实履行自身的监管职能,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监管“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第三,缩小贫富差距,尤其要解决财产差距过大的问题。由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一般低于低收入群体,所以贫富差距的扩大会使得居民整体消费倾向趋于下降,从而减少全社会的消费。中国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较高,财产差距也不小,要增加消费需求,既需要缩小收入差距,又需要缩小财产差距。具体而言,就是要深入贯彻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等举措来缩小收入差距,同时适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房产税、遗产税,着力缩小财产差距。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高度警惕并遏制居民部门债务率的过快上升态势,防范债务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虽然中国居民部门债务率一直较低,但近年来攀升速度明显加快。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中国居民部门债务率已经从2012年年底的29.7%上升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45.5%,四年间提高了15.8个百分点。不仅如此,上述居民部门债务率只统计了居民部门从金融机构获取的信贷总额,而中国家庭依然是以向亲戚朋友借钱的民间借贷为主,由此存在大规模的隐性债务。这些隐性债务虽然不会带来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会加重贷款人的债务压力、挤占借款人可用于消费的资金,从而进一步加剧债务对消费的抑制作用。因此,需要高度警惕居民部门的债务风险,提早防范居民部门债务对消费的抑制作用,这也是新时代下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重要举措。

在线咨询
扫一扫,关注更多消息!
服务热线:
13581658994
135204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