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的改革发展始终与金融业的创新求索相伴相随、共生共荣,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更反作用于经济,追求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需要金融兼具“活力”与“定力”。
“活”是“稳”的重要前提。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深刻,禁锢于计划经济的思维定式、以国家垄断方式配置资源的模式没有出路,只会陷入经济停滞和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的桎梏。要国富民强,必须遵循经济规律,激发市场活力。只求“稳”不求“活”,经济发展就会内生动力不足,不仅扭曲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效率,还会加剧结构失衡,埋下经济危机的种子。为此,不能因为“活”具有风险性等特征,就停止金融改革的步伐,而是要做到“稳中有活”,在把握住基本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提高金融配置资源的效率,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稳”是“活”的必要条件。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警钟长鸣: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会催生价格投机和资产泡沫,任由资本单纯逐利性的“横冲直撞”,对市场的破坏不可估量。但近几年仍有个别金融机构热衷金融衍生品,不断加大杠杆,资金“脱实向虚”,有的互联网金融乱象抬头,极大干扰了市场秩序,伤害了社会诚信。为此,必须牢固树立底线思维,从源头上把控和防范各类经营风险,调节好金融之水的“流量”“流向”和“流速”,为激活各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活”与“稳”是金融工作的一个整体。“稳”是主基调,只有“稳”,才能促进“活”,使得活而不乱;“活”是动力源,只有“活”,才可巩固“稳”,使得稳中有进。这既是放眼全球历史经验的总结借鉴,也是着眼当下适应国情发展的实际需要,“活”与“稳”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相互转化,不可分割、更不能偏废。
服务能力是检验金融“活”与“稳”的主要标准。一是服务定位明晰。紧紧围绕实体经济的需求,加投入、提效率、去通道、减链条,使实体融资环境逐渐生态化。二是服务质量提高。把握好总量适度与结构优化的关系,通过金融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三是服务重点突出。主要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好“三去一降一补”,通过盘活沉淀在“僵尸企业”的金融资源,为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腾出新空间,全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四是服务效益明显。在履行社会责任和追求自身效益间获取平衡,在做大社会经济增加值的基础上做强金融企业,使金融增加值与社会经济增加值同步提升,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和共享共赢。
下一篇:“一刀切”关停企业是形式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