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也应有新气象新作为。毋庸讳言,当前历史学发展面临着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历史学研究越来越专业化,许多研究成果与社会公众的需求越来越脱节,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自命清高,这使历史学发展面临一些困境。另一方面,各类新说历史、戏说历史的图书和以宫廷野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民间历史学”可谓汹涌澎湃,而这些作品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很大程度上冲击着历史学的严肃性、消解着历史学的正能量。历史学发展的这种尴尬局面说明,不是历史学本身失去了吸引力、感染力,而是一些历史学研究成果失去了时代性、现实性,不注重社会功能的发挥,不关注公众的真正需求,从而陷入自我封闭、孤芳自赏的境地,而这恰恰也是历史学研究缺乏创新动力的重要原因。
新时代,历史学要有新气象新作为,需要高度重视自身的社会功能,将自身发展与新时代紧密联系起来,深入思考一些事关历史学发展的方向性问题。比如,历史学如何适应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形势,努力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潜力,成为有助于治国理政的资世之学?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加深国民的历史文化认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成为哺育民族的精神食粮?如何在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历史类文化产品的需求、拓展历史学在公共领域运用的同时,找到自身发展新的增长点?把诸如此类的问题思考透,无疑有利于新时代历史学的发展。“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陆游写的一首诗,阐明了诗词的功夫到底何在。历史学研究也是如此。历史学“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不关注现实的历史学不可能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历史学只有走出书斋、面向社会,以积极的态度经世致用,充分体现自身存在的时代价值,才能获得源源不竭的发展动力。
追求经世致用、注重发挥社会功能,这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史学发展所推崇的方向和目标之一。梁启超在《新史学》一文中明确指出历史学是“国民之明镜”“爱国心之源泉”,并认为“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顾颉刚认为历史学的功效在于“唤起民族意识,把握现代潮流”。白寿彝则说:“把历史知识交给更多的人,是历史工作者的光荣职责。”可见,任何时代的历史学研究者都应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发挥社会功能是历史学的立身之本和发展之路。新时代,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我们的发展前所未有,我们的道路前无古人,这更需要历史学研究者结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民族复兴贡献历史学智慧。
历史学在新时代更好发挥社会功能,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树立服务意识,坚持学术性与普及性并重。历史学研究成果尤其是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迫切需要上至领导管理层、下至普通民众都能有所了解。因此,历史学应树立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自觉意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其次,关注时代命题,坚持历史性与现实性并重。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课题,对许多课题的解答都离不开历史学的参与。比如,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文化冲突问题、人口流动问题等,既是时代问题,也是历史问题,是历史与现实相互作用的产物。历史学研究者关注这些课题,不仅有助于解决我们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而且对拓宽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思维、丰富研究方法都有重要促进作用。最后,坚持改革创新,走出“窄而偏”和“泛而浅”的困境。历史学研究不能“窄而偏”,也不能“泛而浅”,二者都不利于历史学社会功能的发挥。当前,历史学的专业划分和一些学者的研究呈现“窄而偏”趋向,注重微观研究而忽略历史的宏大叙事,使历史学研究成果的受众不断窄化,影响了历史学社会功能的发挥。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公共史学,用专业的学术素养、更具时代性的课题选择、更为通俗的表达方式在新的层面满足社会公众对历史学的需要,更好实现历史学的社会价值、发挥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下一篇:乡村宜居要注重三个“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