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报纸 统一刊号 报社直办 今天办理 次日见报
打造中国最好的报纸广告刊登
13581658994
网站公告:
首页>中国保险报广告部,中国保险报电话、中国保险报公告登报13581658994>用好生活费不失为理财教育起点

用好生活费不失为理财教育起点

发布者: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17/9/13 16:32:40

大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有着不同于其他群体的消费行为。多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自主权,消费状况折射着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大学生嫌1200元生活费太少而抱怨母亲”作为真实的存在,给人以唏嘘的感觉。而“一没有钱才想起父母电话号码”的调侃,更让不少大学生无地自容。大学生生活费多少是合适的?这恐怕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但用科学的理财观审视之,还是能看出不少问题。

进一步观察可知,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可以区分为生活消费、关系消费、偏好消费和表现消费,所谓的生活费不够用,并不是说吃饭成了问题,而是关系消费、表现消费的非理性支出过多过大。正如新闻中所说,大学生开始养猫,学着人情消费维护关系,恰恰是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生活费用入不敷出。

 

大学生消费的理由花样频出,获奖、评优、入党、提干、生日、考试过级都可以成为“潇洒”一次的借口,给不少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带来了压力。可以说,大学生的生理虽然日趋成熟,但心理明显不成熟,加上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缺少独立生活习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能有计划地进行开支,消费的盲目性必然产生。从本质上说,就是不匹配年龄段的畸形消费,造成了生活费的捉襟见肘。这也证明了理财教育的缺位和理财意识的贫乏。

 

有关调查显示,对于在学校开支有明确计划的大学生只有6.4%。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用钱没有计划,控制不了自己的花钱习惯,每月收支不平衡,该节余的钱,不知不觉流失了,甚至有的学生钱花到了哪里都不清楚,只知道向家里要。而现实告诉我们,八成以上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用完全由家庭供给,靠个人打工和通过奖、助、贷学金等方式维持学业的只是少数。由此可见,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必须早日纳入教育活动中。

 

在发达国家,理财教育已经融入了国民教育的方方面面,有一整套值得我们借鉴的模式。如在美国,理财教育是依据个体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教授理财知识,并且培养个体的劳动意识,灌输劳动创造财富的常识。因此,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引导其树立理性消费的意识和“俭而有度”的消费观念,不铺张浪费,提倡消费与家庭经济状况相适应;既要进行理财价值观的教育,强化对金钱的正确理解,又要加强对理财基本知识的传授,加强消费观念的引领。这一方面可以通过学校把理财教育作为一项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训;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消费与金钱之间的关系,通过提高理财意识,引导大学生消费合理、开源节流,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在线咨询
扫一扫,关注更多消息!
服务热线:
13581658994
135204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