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报纸 统一刊号 报社直办 今天办理 次日见报
打造中国最好的报纸广告刊登
13581658994
网站公告:
首页>国际商报广告部、国际商报电话,登报声明、登报挂失、公告登报13581658994>放生既要讲科学也要讲法律

放生既要讲科学也要讲法律

发布者: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17/9/13 16:06:58

放生是一种值得尊敬的善举,在民间有着悠久的传统。而且放生还能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的热爱,并能唤醒人们的恻隐、仁恕、慈悲之心。但近年来,盲目放生、随意放生事件屡有发生,既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又可能扰乱当地正常生活秩序。放生眼镜蛇,就是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因此,其始作俑者被行政拘留无疑具有警示意义,提醒一些“爱心人士”,不要打着放生的幌子侵害他人权益。

 

近年来的随意放生事件屡见不鲜。如2016年4月份,北京怀柔山区有人私下放生了几百只蓝狐和貉,咬死、咬伤附近许多家禽,在当地造成恐慌。有些所谓的“爱心人士”购买外来物种如巴西龟等放生,导致当地生态被破坏。还有人放生时漫无目的,不加选择,放生一些没有野外生存能力的动物,以致其被放生后就被捕杀或饿死。

  

一些“爱心人士”只顾放生,却没有考虑到被放生的动物能否存活,当地的生态环境能否承受,当地的居民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就以放生眼镜蛇事件来说,放生者不可能不知道眼镜蛇有剧毒,可致被咬伤者死亡。这样的放生显然会给当地居民人身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给当地居民带来恐慌情绪。因此,说这样的放生行为扰乱了公共秩序一点也不为过,行为人就该承担被治安拘留的法律后果。

  

为规范放生行为,2016年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将野生动物放生至野外环境,应当选择适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当地物种,不得干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产,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危害。随意放生野生动物,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或者危害生态系统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也就是说,如果放生行为导致人身权益、财产权益受到侵害的,如村民庄家被破坏,牲畜被咬伤,甚至人身被攻击,放生者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治安处罚责任乃至刑事责任。

  

盲目的放生不是行善,而是作恶。因此,放生不得干扰当地生产、生活,不得危害生态系统应该成为放生者的底线和常识。放生者在积德行善时也要讲究科学,在放生时做到不破坏生态环境、不侵害他人正当权益。执法部门也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人们依法放生、科学放生、文明放生。尤其应加大查处力度,推出一些像拘留放生眼镜蛇者那样的典型案例,以形成威慑,倒逼放生者规范放生。

在线咨询
扫一扫,关注更多消息!
服务热线:
13581658994
135204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