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性报纸 统一刊号 报社直办 今天办理 次日见报
打造中国最好的报纸广告刊登
13581658994
网站公告:
首页>北京晨报广告部、北京晨报电话,登报挂失,登报声明,公告登报13581658994>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发布者:  点击:次  发布时间:2018/3/22 10:42:58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这番话深刻蕴含着“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为各地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创新活力,关键是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亦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重要位置上考虑。现在的农村缺什么?传统农业模式下,农民缺的可能是适宜的天气、优质的种子和化肥。今天,要发展现代农业,搞好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种植,减少农业污染,缺的是资金和技术。而要用活资金、用好技术,关键看人才。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城乡发展客观存在差距,外部人才参与农村工作的共赢机制不健全,农村人才外流较多,“三农”工作队伍人员不足、视野不宽、年龄老化、素质偏低、本领恐慌等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新时代,各地理应在培育才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等方面下足功夫,让人才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要把本土人才资源当作重要支撑。振兴的乡村仍然是农民的乡村,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尽管乡村振兴需要外部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的进入,但不能简单地将农村变成企业的投资场,而要着眼于“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这一目标,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一方面,各地应按照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大幅度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农村本土人才孵化培育链条。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精准培育一支致富“带头人”队伍。比如,靖安县高湖镇古楠村的农民在当地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实施“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走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之路。去年,该村有6个农产品获得了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其中,古楠绿色大米入选全国一村一品,并获得了第十八届中国绿色食品金奖。现在的古楠村,家家户户新建了住房,家庭轿车普及率超过了50%。

 

要在“引人才”和“留人才”上出实招。各地理应以更加开放的胸襟引来人才,用更加优惠的政策留住人才,用共建共享的机制用好人才。要落实人才引进专项编制,出台人才引进特殊补贴、创业支持等特殊支持政策,完善住房、医疗、子女就学、配偶就业、政务服务等配套服务政策,扎扎实实地做好“筑巢引凤”的工作,吸引、留住更多的非本土、非乡村人才参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发展。要按照“缺啥补啥”的思路,坚持在人才选用上落实“精准”二字,既要引进懂农村发展规划,善于实施乡村治理的复合型人才;也要引进懂农业技术,能将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和本地的种养殖业结合起来的技术型人才;还要引进懂农业营销,熟悉农村电子商务,能够提高农民的市场经营水平的经营型人才,努力汇聚各方面的力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线咨询
扫一扫,关注更多消息!
服务热线:
13581658994
135204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