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国能源需求或将持续增长,打造美丽中国任重道远。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部门的能源需求趋于稳定,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未来建筑、交通部门将成为拉动我国能源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两个“百年目标”,未来我国能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如按照OECD国家的人均能耗水平,我国2030年能源需求将接近80亿吨标准煤,即使按照世界上能源经济效率最高的日本和德国的人均能耗水平,届时能源需求也超过70亿吨标准煤。按照当前“经济新常态”下能源消费增长趋势测算,203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65亿吨标煤。显然,这几种情景都将对我国资源保障和环境容量提出严峻挑战,打造美丽中国任重道远。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必须要变革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减缓能源需求增长势头,而节能和提高能效则是重中之重。按照《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比15%;到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吨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天然气占比达到15%左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如不注重节能和大力提高能效,按照前述的发展趋势,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65亿吨标煤,甚至超过70亿吨标煤。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发展受资源条件、经济性以及电网平稳运行等条件限制,石油、天然气发展受资源禀赋和供应渠道等方面约束,新增能源需求将大部分依靠煤炭来满足,能源转型目标也很难达到。
能效提升对绿色低碳转型的积极意义日益凸显。《巴黎协定》的达成表明绿色低碳发展已成全球共识,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是大幅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整体效率,减少发展过程对能源资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在我国牵头制定了《G20能效引领计划》,G20成员国一致认为提高能效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终端能源消费、保障能源安全、降低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产业竞争力。
提升能源效率在各国能源战略和政策中居于优先地位。主要发达国家都制定了中长期能源效率提升目标,并将其作为增强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欧洲国家将提升能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抓手。欧盟提出到2020年能源效率较2008年提高20%;德国提出到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与2008年相比减少50%;丹麦提出到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与2006年相比减少12%。美国将能效提升作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日本将能效提升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措施。
国际社会逐渐认可能效是“第一能源”。美国从1973年开始推行能效政策,并最先提出将能效作为“第一能源”。国际能源署研究表明,其成员国2015年的能效比2000年提升14%,能效提升使得2015年节约4.5亿吨标油,相当于当年日本全年的能源消费量。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能效提升的空间更大,将能效作为“第一能源”的意义更加重要。
能效提升可助力全球经济复苏。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传统动能日益消退、能源需求普遍放缓,能效提升能为繁荣经济、催生经济新增长点、增加绿色就业带来新动能。首先,能效是最廉价的能源,提升能效可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其次,能效市场发展迅速,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15年全球能效投资规模约2200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