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大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小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处理好走什么样的路、如何走路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必须正确认识、全面分析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发展环境、应有的发展定位,不能做传统老路的跟随者,而要做发展新路的探索者。只有如此,才能抢得先机、求得突破,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的道路上,不做跟随者,要当探路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也必然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干扰甚至阻挠。但是,不探路,就没有出路;走老路,更是死路一条。而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这就要求各级各地党委政府、党政部门、党员干部要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决打破旧有的的思维模式、体制机制束缚,坚决向固有的利益藩篱说“不”,大胆探索、勇敢去闯,探出一条新路,闯出一片天地,并且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这就要求不断突破旧我,打破“旧框框”、“老套套”,不能也不允许固守传统落后的老路旧路。然而,一些地方,少数部门,个别干部,习惯于“穿新鞋走老路”,重复着“昨天的故事”,难以迎来“崭新的春天”,在思维方式上因循守旧,在发展路径上没有新招,抱着传统落后的产能不放,甚至有的还津津乐道于“先污染后治理”、“先违规后整改”的发展模式,习惯于沉湎于微笑曲线的底部、搞低端产业或产业的低端环节,习惯于以资源换增长、以环境换发展,不能用“五大发展新理念”统揽全局、引领发展,这种低效率、粗放式发展的老路,给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阻梗。摒弃惯性,不走老路,既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需要,也是中央对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当然,不走旧路老路,不是要“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搞“新官不理旧账”的一套,而是要在思维方式、发展模式上改革创新,抛弃传统落后,而不是对历史的全盘否定,更不是没有目标、缺乏定位、丧失底线的瞎折腾、乱作为。
发展是硬道理,落实见真功夫。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有明确的定位,必须紧密结合地方实际,不能也不允许照搬照抄别地的做法或经验,尤其对于一些落后地区,更不能盲目引用或套用发达地区的模式,必须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全面掌握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老百姓的真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地方实际的发展路子,并一着不让地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对于适合地方实际、具有区域特色的成功做法,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任接着一任抓,一茬接着一茬干,持之以恒,抓常抓长,并且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要摒弃临时观念、短期行为,克服利己主义、功利思想,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政治清醒,搞建设抓发展。
创新代表着发展与进步,而观念不领先、精神不领跑,必然满足现状,不思改进,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最终难免不被淘汰出局。新常态,要有新作为。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各级各地必须转换思想、转变作风、开拓创新,勇当探路先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而创新,除了要有内生动力,更要有外部环境。为此,各级各地要对创新者多一些关注和扶持,善待他们的每一个“异想天开”,打造一种良性机制,激励更多有创新潜力的人释放创新智慧。始终瞄准创新的制高点,才能既超越别人,也超越自己,攀登高峰。要深化思想认识,着力改革创新,明确新一轮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坚定不移探索发展新路,更好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也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跳出惯性思维,不走老路,最根本的一点是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增创特色发展优势。在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要向改革要红利,要充分向社会、企业放权,调动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政府要将该放的权力坚决放下去,将该管的事情全面管起来,不能也不允许强行干预、越俎代庖,在强化服务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要在动力结构上求新探路,让投资、出口和消费共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要在发展模式上求新探路,让新型工业化、创新驱动成为区域发展的实现路径;要在产业结构上求新探路,让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产业主流;要在发展的价值评判上求新探路,让生态文明和民生幸福成为区域发展的根本皈依。